《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四读自主学习法”的研究》
2010年安徽省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G10057)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四读自主学习法”的研究》
结 题 报 告
【摘要】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四读自主学习法”的研究是在建构主义理论和板块式教学模式的支撑下而形成的灵活自主的教学模式。在教师深入挖掘文本的基础上,以读为主线,引导学生自主感知、探究、品析、拓展,充分地关注生本,关注文本,构建高效课堂。
【关键词】 教学模式 四读 自主 生本 文本
一、课题研究的意义
我国的语文教育有着几千年的历史,积累了极为丰富的经验,其中很多行之有效的方式和方法本应得到继承和发展,但由于盲目模仿,很多东西都被我们扔掉了,这可能也就是导致语文教学效率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我们的阅读教学已经背离了自己的传统,比如,我们传统语文教育非常重视诵读、重视感悟等,都被一些时髦的重理性、重分解的教学思想和方法捆住了。“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歌咏之,而足蹈之”,汉语特有的音韵之美,决定了汉语特别适合朗读。如何让书面语还原为可亲近的口语,体味其中蕴含之三味,诵读是其必由之路。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不正说明了诵读的功效吗?学生如果缺少了这一重要环节,将难以实现走进文本,走近作者,走出书本,走入社会,走入人生这一最终目标。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了语文学科的性质: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的特点。《语文课程标准》还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应创造性的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语文学科是学生掌握必要知识和进行有效实践的工具性学科,教师的指导地位不可以改变,然而学生独立自学的能力更不可以忽视,老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改变纯“接受性”学习,倡导学生多元化地去解读阅读文本,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
时代呼唤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是创新思维与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教师要变“为传授知识而教”为“为人的可持续发展而教” 。我国当代教育长期以来对“教育是为了培养人”关注不够,在语文教学中“学生几乎没有进行创造、想象、重新生成的空间,更没有抒发内心的感情和阐明不同见解的自由”。因而在语文教学中,要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使学生成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为适应新形式的变化,语文教学也走向了新一轮的探索与改革,尽管教无定法,早已是人们的一个共识,但人们对课堂教学艺术的探索与追寻的热情从未减弱过。为此我们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四读自主学习法”的研究》课题进行了探究。
二、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突出表现出了三方面的重心转移:从关注外部输入到关注内部生成,从“个体户” 式学习到“社会化”的学习,从“脱离情境”的学习到情境化的学习。学习者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外界施加的信息只有通过学习者的主动建构才能变成自身的知识。教师从以教授知识为主变为以指导、辅导学生的学习为主,成为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者、指导者。
2、“板块式教学”模式 板块式教学是一种普及大众化的课堂教学艺术,它注重在精心选点的基础上,利用板块对选点进行集中突破,以此达到其高效性、可操作性。教学过程中因为“板块”的清晰存在而容易协调教学节奏,能较为顺利地展现课堂教学中教与学、疏与密、快与慢、动与静、轻与重的相互关系,使课堂教学波澜起伏,抑扬合理,动静分明,教学的清晰性和生动性都能得到鲜明的表现。
三、课题研究的界定
“读”是语文能力中的一种重要能力,它是学生搞好学习,获得知识的基本功。只有在阅读教学中充分发挥“读”的作用,加强“读”的训练,阅读教学的质量才可望得到较大的提高,语文教学将会开辟出一片新天地。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可见“读”在阅读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从阅读教学的任务看,阅读主要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从阅读教材本身看,初中课本中入选的文章,大多文字浅显,主题鲜明通俗易懂,只要熟读深思,学生是不难进入课文感受到作者的脉络的。这样理解教材的过程,成为学生体验情感的过程,一篇文章才能显示出它的艺术感染力。本课题研究的“四读自主学习法”,就是让学生深入文本,以各种方式去读懂乃至读通文本,让他们灵活地运用诵读、品读、研读和思读等形式,去感知、感悟、探究和拓展文本,把阅读内容、阅读要求在自己的身心结构中逐步接受过来,转化积淀下来,完成内化的过程,成就真正意义上的主动发展。
而新课标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所以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的我们课题研究的另一重点。把课堂还给学生,把阅读还给阅读主体,“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维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从而自行发现、自行建构文本的内容和意义。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具有不断发展和生长的内在本性,人的需要是行为的根本动力。学习要有属于自我实现的需要层次,它是学习的最初动因,是形成学习动机的基础。我们的阅读教学,一方面要满足学生现实的教学需要,以确保学生有相对较高的参与教学主体性;另一方面要不断地提升学生的教学需要层次,帮助学生不断拥有较高的学习需要的自觉性。布鲁纳也这样认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是知识获取的主动参与者”。我们在研究中。就是让教师知道在阅读教学中注意引导,为学生的学铺路、架桥、引航,从而激发学生主动探求的积极性。
叶圣陶先生说过:“学语文主要靠学生自己读书,自己悟”。这也就是我们的四读自主学习法研究的目标,我们想通过创设情境,用四读法指导学生去读文章,最后让学生自己知道怎样读,怎样悟。《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环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我们带领实验中学三个年级的学生进行实验,确立实验班与对比班,通过两年的研究与教学实践,用阅读教学中的四读法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充分地读,把读的形式分为多种:齐读、个别读、听读、引读、互相读、分角色读……读的提示性也增强了,或者为了准备回答某些问题,或者是为了复述课文的内容,或者是品析课文的美点,或者是为了分析课文的写作特点,或者是自己的质疑等。让学生能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这样,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课堂上朗朗的读书声,时时响起,二者相得益彰,相映成趣。
四、课题研究的达成目标
1、整体目标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构建了一个具有较大价值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灵活的新模式,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提高学生语文阅读能力,达到“教是为了不需要教”的语文教学标,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2、具体目标
(1)由单纯的传授知识向目标整合转变,弘扬人文精神,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阅读能使人陶冶性情,获得人生的智慧和美感,可以使人的精神境界得到升华。捧一本好书,或默读或诵读,只要全身心投入,就能亲身领略其中美妙的境界,与作品中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引发心灵共鸣,获得难忘的审美感受。
(2)由研究教法向研究学法转变,唤醒主体意识。其实许多文章大都可以不讲,让学生去阅读、去讨论,至于文章的思想内涵和艺术特色,大可以让学生在诵读中去感悟,在讨论中去交流。而我们现在的阅读教学虽然表面上大喊以学生为主体,但实际情况恰恰相反。教师本应当像足球教练,应当尽可能地调动球员去跑、去踢球、去射门,而现在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倒像球员,拼命地表演,学生却成为观众。因此,阅读教学应借鉴我们民族的传统的重视诵读、重视感悟的教学方法。教师应当少分析,让学生自己去阅读,谈感受,真正体现出他们的主体地位。
(3)要由封闭向开放转变,坚持生活化、信息化、社会化的大语文教育观。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开放意识、民主精神,要创造一切条件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要充分肯定、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想法、看法,保护学生的想象力、好奇心、求知欲,一定不能损伤学生的自尊心和思维的积极性,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在现在的信息化社会里,阅读是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所必须具备的一种技能,一个不具备阅读技能的学生将来不仅不可能很好地服务于这个信息化社会,甚至自己可能都无法在这个信息化社会里生存下去。
(4)由教材单一化向教材资源意识转变,培养学生的查阅、搜集、整理和表达的能力。教材单一化使学生的阅读量有限,让学生自己独立去查阅、搜集、整理信息,实际上是课堂阅读的继续和扩展,尤其是在现代化的信息社会中,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及时的、大量的获取多方面信息,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探究与创造精神以及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我们省级课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四读自主学习法”的研究》中的教学模式研究的重点是语文阅读教学的方式,研究的主要内容着眼于教师“教”及学生“学”的规律、构建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有助于学生终身发展的课堂教学模式。其理论依据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板块式教学模式。
我们研究的教学模式的指导思想是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学过程服务于学生学习。突出关注文本、注重诵读、以学为主的教学思想,培养语文学习兴趣,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具体分为导学案和课堂教学两大板块,其中导学案是课堂教学的基础。课堂教学过程中呈现出来的基本框架为“情境导入”、“诵读感知”、“研读质疑”、“品读赏析”、“思读拓展”、“课堂总结”六个环节。学生自主学习是主导思想,读则是贯穿课堂教学的一条主线,衔接各个板块,下面是我们每个板块的具体要求和做法。
一、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的重要性毋庸多言。但我们以前的预习易于流于形式,老师往往只是口头布置预习任务,学生们看了一遍课文就算是完成预习了,根本达不到预习的效果。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借鉴了有关学校的做法,设置了课前导学案这一板块,使预习变得可操作,同时用导学案引领课堂教学内容,可以深化课堂内容的讨论,使课堂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因此,导学案的设计很重要,导学案要落实“导”的作用,要让学生在导学案的引领下课前就开始自主学习。我们导学案的设计有以下一些要求:
1、围绕教学目标,紧扣教材,从整体上体现较教材的知识结构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设计出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学习目标,使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以及自己将要掌握的重点知识和要突破的难点知识。
2、设计的问题要有启发性,对课本中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有适当的提示,配以一定数量的思考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一个问题的解决中培养学生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3、问题设计应有层次性,梯度性,应根据学生对问题的认识逐渐加深,做到循序渐进,使学生意识到要解决教师设计的问题不看书不行,看书不详细也不行,光看书不思考不行,思考的不深、不透也不行。这样学生就能真正从教师设计问题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看书、学会自学。
4、留给学生质疑空间。每篇文章,只要学生真正深入进去,必然会有收获,但也会有困惑。因此在导学案中不仅仅是学生解决问题,同时也应该让学生提出问题。没有问题的阅读不能叫真正的阅读,学生懂得提出问题,会提问题,才意味着是自己个性化的阅读。
导学案的设计一般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完成基础积累,第二部分是搜集整理资料信息,第三部分是课文理解的解疑质疑。
二、课堂教学
“四读”是我们课堂教学的主要模式,也是我们研究的重点,下面我们将总结“四读”教学模式的每一读的具体做法和要求。
1、诵读课文,感知文意。这一环节中要求用各种各样形式的读让学生深入文本。具体的形式如教师范读、学生集体读、小组读、分角色读、指名读等等,要让语文课堂变得书声琅琅,读出语文课堂的“语文味”。程少堂先生关于《语文味:中国语文教育美学的逻辑起点》一文说:“所谓语文味,是语文教育过程中,以共生互学的师生关系为前提,主要通过情感激发和语言品味等手段,让人体验的一种令人陶醉的审美快感。”对文本的读就是做到了师生与文本之间的感情交流。当然,在诵读过程中不能只追求表面的热闹,在这一环节中要落实双基,完成对文章主体内容的把握等。因此在每一遍读中应提出不同的要求,让学生带着目的去读。一般的第一遍读要求学生读的正确流利,字正腔圆,读通文本,第二遍读要层次分明,大致读懂文章结构安排,第三遍读要读得有情有境,基本读懂文意。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要善于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阅读中的问题,但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来代替个人阅读。因此在诵读过程中要鼓励学生个性化阅读。但是我们要注意,在不同的文体中,诵读的要求和形式也应该是有变化的,而不是固定不变的。例如说明文,诵读文章时对文章情感的处理就和散文不一样。现代文的诵读和文言文的诵读要求也会有区别,因此这就要求我们每位老师在明确诵读环节的总体要求中根据不同的文章作出不同的选择。
2、研读课文,质疑探究。这一环节的要求是让学生在深读文本的基础上引领学生把握文章的主旨或人物形象。这个环节既要体现教师的引导作用,又要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还要锻炼学生质疑的精神。课堂教学中问题的设计,是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开展学习的关键所在,因此,问题的设计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对每一篇课文或每一节课作出一个精当的主问题设计是可以起到以一驭十、提挈全篇的作用的。所谓“主问题”,是相对于课堂上随意的连问、简单的追问和习惯性的碎问而言的。它指的是阅读教学中从教学内容整体的角度或学生的整体参与性上引发思考、讨论、理解、探究的“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问题。主问题.是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研读的重要问题、中心问题或关键问题.在教学中表现出非常明显的特点:从设问内容上看,主问题是经过概括、提炼的,是一种可以引动整体性阅读的教学问题,“是”或“不是”之类的简单应答在它面前显得苍白无力;从设问时机上看,主问题是有意安排的,具有一定思维科学顺序的,能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发挥作用的问题;从设问效果上看,主问题对课文内容和教学过程有内在牵引力,并能形成教学活动板块.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之效,而非转瞬即逝。主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有以下好处:一是能大量减少无效提问、无谓提问和无用提问,制约课堂上无序的、零碎的、频繁的问答,克服肢解课文、一讲到底、零敲碎打等弊端.节省出一定量的课堂教学时间;二是能“一线串珠”地整体带动对课文的理解品读;三是由于要解决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可形成学生长时间的深层次的课堂学习活动,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有序学习活动的主体。由于一般性提问的“量”大大减少,取而代之的是精、少、实、活的提问或问题.会有效改变课堂教学“碎问碎答”的流弊,并将课堂引向以学生活动为主的整体性阅读教学,极大地激发学生研讨的热情,课堂气氛因此而显得生动活泼,从而可以有效开展课堂活动,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那么,如何设计主问题呢?这就要求教师要钻研教材,读透教材,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一)可从文章的结构脉络方面入手;(二)可从文章的主题思想方面入手;(三)可从文章的语言特色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方面入手。
另外,在这个环节中,应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前面分析导学案环节就提出了留有空白让学生质疑。教师可在课前把学生的问题进行归类,筛选出共性的有意义的问题在课堂在进行讨论,甚至有些学生的问题就可以作为主问题进行讨论。教师还要教会学生质疑,让学生能围绕作品的主旨或人物形象等提出有价值有深度的问题进行讨论。
3、品读课文,赏析美点。这一环节要求学生以课文精彩的语句或文段赏析为主,与文本零距离对话,让学生从课文中的字、词、句甚至标点符号的比较、揣摩、感悟、运用中得到人文的关怀,受到语言的熏陶,努力使学生提高语文素养。不要要求面面俱到,但求学生能突破一点,获得美的享受即可。
众所周知,语文是由语言文字组成的充满生命活力的课程,绚丽多姿的语言是语文课上一道亮丽的风景,而缺少了语言的课堂则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语文课就应该在浓浓的语文味中,在满怀诗意的情境中,在丰富的语言想像中,让学生通过品读语言文字,去享受语言的魅力。《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同时,课标中提出的阶段目标要求也提出阅读时要“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感受语言的优美”、“品味作品中富有魅力的语言”等。而这一切目标的实施都需要以“品读语言”为核心,这样才能让学生感受到语言强大的表现力和美妙的神韵,让语文课散发它真正的魅力。因此要引导学生去研读教材,品读文本,从字里行间中体味语言的无穷魅力,使语文课返朴归真,充满浓浓书香。
那么,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品读课文呢? (一)读中品味,再现情境。有一位表演艺术家说,人的喜怒哀乐,连最微妙的情绪都能通过声音表达出来,表达得精确细腻,毫无二致。朗读就要通过声音表达出文章作者的感情,教师首先应让学生把握文章的内容,领悟语句的意蕴,深深受到文章的感染,这样作者的感情会在朗读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就像泉水流出泉眼。同样多媒体课件的运用,也能从多角度、多层次去调动学生的想象,让学生自己用心去感受补充语言,达到“三位一体”的对谈。(二)潜心会文,推敲揣摩。读书是需要动脑思考的,只有潜心会文,才能真正走进文本的深处。《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因此,教学中要重视学生与文本的深入对话,应紧紧依靠语言文字的土壤,引导孩子透过语言文字与作者进行心灵对话,领悟语言文字表情达意之精妙。学生在品读文章时,要对文章的语言反复理解,体味,推敲,对语言意蕴进行深入的探究,透过语言文字窥见其思想,领悟其精髓,从而加深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深刻理解,提高学生的敏锐感悟能力。(三)多元探读,激活思维。在课堂上,我们总是引导学生通过反复的朗读体验作者的情感、领悟语言的内涵,然而,要想使学生真正把书读好,读出语言的滋味、读出语言的神韵,就要引领学生入境入情地,逐渐深入地读书。唤起学生对语言的体验和感受,感受生活中的语文,让自己生活在语文的氛围中,让文章中的语言文字去激活自己的生活体验。在语文学习活动中,师生应共同贴近作者的内心世界。寻找他思想感情的历程。通过多元探读,体验课文描写的意境,体味语言文字的节奏美、音韵美,丰富自己的语言储备和语感经验,并启迪自己的思想,使之更深邃。“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久而久之,学生就能做到有理解地读,有体验地读,传情达意地读。学生的探究朗读能力自然也就大大提高了。
另外介绍“品”读的几种小方法:如对比法:选用与原句(或原词)相近的语句(或词语),让学生在对比思考中获得对语言的体验;补述法:教师授课时有意留下文章的精彩之处,让学生沿着作者思想、情感的轨迹去补述,以求获得与作者相同的情感体验;延伸法:通过教师设置问题,学生展开讨论,深入探究所“品”句词的精妙之处。
在课堂上,我们常常会把过多的精力投入到对文本内容的挖掘和对思想感情的理解上,强化了“人文的感悟”,却淡化了“语文本色的品味”。事实上,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不仅浓缩了作者丰富的情感,而且在遣词造句、语言表达上都颇具特色。因此,教学中教师就应努力捕捉课文的闪光点、抓住课文精妙之处,引领学生悉心品味,从一个个标点,一个个词语,一个个句子中去玩味语言,通过细嚼慢品,激发与作者的情感共鸣,使学生不仅能感受到人文关怀,更能得到语言智慧的启迪。
4、思读课文,拓展延伸。这一环节要求做到以文本为基础前提,以教学目标为中心,应从教学实际出发。在教学过程中,拓展延伸必须从文本出发,要时刻意识到文本是拓展延伸的基本前提,那种游离于文本,任意生成的课堂教学,势必导致“教育引导价值”的缺失。
教学目标是驾驶课堂的主宰。一堂好课,无论教学内容还是教学组织形式的选择,都要紧扣目标展开,课堂教学中如果没有目标,就没有学生学习的方向、与教学的流向。所以课堂的拓展延伸,应紧紧围绕课堂内容,瞄准教学目标而展开延伸。
课堂教学的有效拓展,为教师的语文课堂打开了通向大千世界的窗口,然而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并不是每一篇课文都要拓展,并不是教师教学,就必须有拓展环节,拓展与否是要看能否理解深化、促进阅读。它的灵动性体现在教师可以根据课堂过程中学生反馈情况而定。
那么,如何做到有效拓展呢?不妨从情节、中心、作者、文体几个角度着手。
(一)、从文章情节入手
“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学生把课内所得之法,应用于课外阅读之中,又从广泛的课外阅读中学习知识、增长风闻,把课文学得更深更灵活。例如“续编”活动,实际是对课文思想内容的有机延伸,可以启发学生对课文内容作合情合理的推想发展,从而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发展他们的想像力和创造力。
(二)、从文章中心入手
类似的情节,在不同作者、读者(学生)的心中,会有不同的看法:同样的,一样的主题,一样的题材,在不同作家的笔下,往往会演绎出不同的风貌。此时,教师可由一点出发,指导学生搜集相同或相似题材的作品比较分析、讨论思考,学生会更容易地领会每一部作品的特色。教师应有意识地查找这样的资料,让学生课后阅读,在对比阅读中,学生既了解了文章的写法有哪些异同,又理解了对于同一件事可从不同的角度来写的道理,在自己的写作中也能做到视野开阔,观点独特。
(三)、从文章作者入手
中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古今中外的名家名作,但一斑并不等于全豹。不妨藉此机会,趁热打铁,向学生推荐该作家的其他作品,以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其风格……,激发学生兴趣,提升学生阅读层次。
其次,一个作家不同时期的作品,其风格往往也是有差异的,可就同一作家不同时期的作品作比较,将文学史的知识贯穿其中,把学生引入博大精深的文化渊源和积累中。
此外,我们还可以介绍学生看一些评论文章,这会对作家和他们的作品了解得更深刻、更全面。阅读这样的评论文章,可让学生接触到不同的观点,从而跳出自己狭隘的思维空间,这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例行性思维和兼容并蓄的气度
(四)、从文章文体入手
以现代诗歌为例,七年级语文第一篇就是一首现代诗歌——《在山的那边》,课分别从课文内容、结构、语言等方面设置问题,让学生精读,分组讨论解决问题,老师点拨。然后又选择另一诗歌汪国真的《山高路远》进行比较阅读,找出两篇文章的异同。经过反复比较、分析、总结,每个学生都逐渐理解了,诗歌是以丰富的意象,含蓄地表达人生追求,蕴含深刻哲理。要真正明白诗歌的深意,必须联系背景,细品语言,方可领悟诗之灵魂。这样的一种阅读思路,也就是帮学生拿到了一把开启诗歌阅读大门的钥匙。
“生活有多大,语文就有多大”,这就决定了语文的学习不只局限于课堂,局限于学校,“从你的房子里面走出来,走出象牙塔”,让知识向生活延伸,可以接触更多的,更贴近生活中的学习资料。指导学生阅读与文本相关的文学书籍,带领学生观看切合教学实际的电视、电影。让他们欣赏各种名著、名曲、名画;让他们就某一触发点展开想象和联想的翅膀;让他们对某一现象尽情抒发自己的感慨,发表自己的见解;让他们放开手脚对课本或课外名著进行表演;还可以让他们走向大自然等去体验生活……。
六、课题研究的方法
在课题研究中,我们采用了行动研究法、问卷法、分析法、经验总结法等研究方法。
研究初期,用问卷调查了解了学生对阅读教学的看法,对学生的问卷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制定了具体的研究思路。
研究过程中,用教学实践来指导研究,用实验班和对比班的对比分析来调整研究方式,通过分析、反思、总结,不断改进“四读自主学习法”阅读教学模式。
研究后期,对课题以及各子课题等方面进行总结,逐步形成灵活而实用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四读自主学习法”的教学模式。
七、课题研究的步骤
1、准备阶段(2010、6——2010、9)
①成立课题组 ;
②立项申请;
③组织学习理论文献,收集资料;
④学生访谈等。
2、实施阶段(2010、10——2011、12)
①撰写开题报告;
②确定实验班级,根据教学进度,逐周落实教学内容,写出教学实录、评价反思等;
③隔周召开座谈会,组织实验班与对比班的分析反思,写出对比分析报告;
④各子课题组召开专题会议,总结反思前阶段的实验情况,不断完善各子课题的研究方案;
⑤搜集整理研究过程中的各项原始资料,撰写中期总结报告;
⑥检验阶段性研究成果:教案、教学论文、教学反思分析报告等结集、展示。
3、总结阶段(2012、1——2012、12)
①整理研究过程中所搜集与积累的原始资料,侧重是课题研究的典型案例与实证材料;
②撰写课题研究的行动研究报告、教育叙事、教学论文、教学案例等;
③撰写课题研究总结报告;汇编课题研究论文集、案例集、教学实录影像资料等。
八、课题研究的变量
语文学习就是听、说、读、写,其中读是关键,是基础,是语文学习的主线。读的能力提高了,听、说、写的能力略加训练就会相应的提高。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语文新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语文阅读教学要重视诵读,让学生充分地诵读,在诵读中整体感知,在诵读中培养语感,在诵读中受到情感熏陶。”这充分说明诵读的重要性。可见,读在语文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培养语文能力和提高人文素养的重要过程和方法。因此,诵读、研读、品读、思读是我们在进行课题研究中学习语文的有效方法。但是,不同的文体,读的侧重点不同,我们认为“四读自主学习法”应用于不同文体的变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研究。
一、文质兼美的文章重在品读。
品读作为语文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在语文教学中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语文教学中离不开朗读,犹如鱼虾离不开江河,花木离不开泥土,文质兼美的文章都需要朗读,这类文章有的语言优美,琅琅上口,有的形象生动,扣人心弦,有的哲理深刻,发人深思。这就需要在品读中感受文章的意蕴,在品读中明白文章的事理,在品读中感悟文章的情感。如在执教朱自清的《春》一文时,为了让学生对这篇写景美文学得轻松自如,让学生对文中的美景尽收眼底,我抓住景美这一特点让学生自由读,读出认为美的景物,可小组合作读、可边画边读、可边联想边读,让学生在自由发挥、自己品读中感受春的魅力,用心去品味文中的美景,在脑海中跃过一幅幅美仑美奂、生气盎然的画面,再通过多媒体播放一段春景图、配音乐感情朗读,引导学生放飞思维翅膀,从更高层次去品味此美景。又如对课文《紫藤萝瀑布》的“美点“寻踪,看作者对盛开的藤萝花的描绘,作者对藤萝花的渲染,动人心魄。我们眼前是何等繁茂的一束花!它流光溢彩,铺天盖地,生机勃勃;一片辉煌的淡紫色显现出明净的色调,像瀑布从空中垂下显示出磅礴的气势,紫色条幅上的点点银光显露出生命的欢乐。这就表明,美丽的藤萝花是全文描写与抒情的主体,像这样充满灵性的句子,让学生品读出作者是在写“美”,写“生命”,写“情感”。又如在执教《木兰诗》之时,根据此诗结构上的独特之处进行指导品读。如文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引导学生品读唤女声与流水声、嘶叫声,一面是亲情,一面是战情;唤女声与流水声、嘶叫声,一面是思家之情,一面是卫国之情,木兰依然服从后者,勇敢地奔赴前方。爷娘唤女声的亲切、关怀、熟悉、深情与黄河水声、胡骑鸣叫声的陌生、凄厉、颤悚、惧怕形成鲜明对比,深刻细致地反映了木兰矛盾的复杂内心世界。“不闻”与“但闻”对照鲜明,深刻表现了木兰忠贞报国的精神。短短几个诗句,都包含着深刻的寓意,反复咏叹,耐人寻味,足见作者构思的高明之处,类似这种构思《木兰诗》中多处运用到,由此引导学生挖掘品读,读出作者构思精妙之处。我们只有做到放手放心,学生才能成为课堂的主人,语文教学才能向前迈进一步。总而言之,文章蕴含的内在美奇异多姿、不胜枚举。品读文质兼美文章,我们要有一双慧眼去挖掘,要会品读、善品读。
二、主旨鲜明的文章重在研读。
研读是在精读的前提下,研究、探讨文章的内容、思想和艺术表现形式,是更高层次的阅读。重在对文章的评价,要求学生能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对文章思想内容和艺术表现的是非、美丑、优劣,作出符合实际的鉴别与评价。对于主旨鲜明的文章,在“四读自主学习法”中,应以研读为主。研读教材,是教学设计的第一步。对教材的研读,要力求别出心裁,这是教师研读教材创造性的体现,它源于教师对教材的整体把握、细部开掘中有独特见解的个性研究。可以说,对教材充满科学性、艺术性与创造性的研读,是高质量教学设计、高水平课堂教学的基础和前提。对此,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教育专家余映潮老师曾有如下精辟的阐述:语文教师要学会把玩教材,要别出心裁读课文。语文教师研读教材的境界是:读得细腻,读得深刻,读得奇美。语文教师钻研教材,应运用如下一些方法,力求有自己独特的发现:挖掘以求深,辨误以求真,考查以求准,发散以求活,变角以求新,对比以求博,类联以求趣,系统以求全,探幽以求奇,创新以求异。遵循余老师研读课文的理念,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我在《藤野先生》一文的教学中采用研读的方法。先指导学生从总体下理清“到仙台之前”、“ 到仙台之后”、“离开仙台之后”三个时段,然后要求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找出文中所写的事件,这就从总体上把握了课文内容。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进一步研读重点语段和主要事件。课文开头写作者在东京见闻,这一内容学生容易理解。但是学生普遍感到困难的一个问题是,文章以“藤野先生”为题,但开篇不写藤野先生,而是写清国留学生,这是为什么?在研读时对清国留学生辫子花样的描述尤其生动,通过对比喻、夸张等修辞的分析,帮助学生积累语言材料,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匿名信”和“看电影”两件事是本文教学的难点,要突破这一难点,先要指导学生疏通语句,在指导学生分析事件的内容后,进而引导学生分析事件的意义。本文语言幽默含蓄,指导学生研读时,应引导学生联系写作背景和有关历史事实加以分析思考。善于质疑,是一种良好的阅读品质。同时,从某种意义上说,阅读过程就是“生疑——释疑”反复循环的过程,也正因此,我们才会体会到阅读的乐趣。很多作品特别是文学作品似乎已经盖棺定论,但我们知道,“理解总是大于作品的”,陶渊明读书,常常“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三、内容浅显的文章重在思读。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语文教学为了突出个性阅读感受,强调迁移升华,教学要让学生能进入作品的情境之中,让学生学会感受、体验、揣摩,通过适当的拓展延伸,把课文的材料、情感和审美体验转化为自己的语言和情感。特别是一些内容浅显的文章,由于内容简单易懂,那么在对文本的研讨上就不需要花费太多的时间,即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来进行拓展延伸。但要以文本为前提,从文本生发出拓展延伸。例如,在学习《丑小鸭》一课后,让学生想象“丑小鸭变成美丽的天鹅后会做些什么?或者会遇到什么事?”这时学生纷纷展开了想象,有的学生说,丑小鸭回到了他刚出生的地方,大伙都感到十分惊讶,丑小鸭宽宏大量,原谅了他们,他们也很惭愧,并向丑小鸭保证以后要善待任何人。从此,丑小鸭和鸭妈妈、伙伴们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也有的学生说,丑小鸭遇见了与他小时候有同样遭遇的丑小鸡。这时的丑小鸡十分沮丧,丑小鸭把自己的故事告诉了丑小鸡,鼓励丑小鸡鼓起勇气顽强地生活下去,就一定能获得幸福的,并陪伴着丑小鸡。最后,丑小鸡也长成了美丽的大公鸡……。 这种“续编”活动,实际是对课文思想内容的有机延伸,可以启发学生对课文内容作合情合理的推想发展,从而,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发展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再如,学习余光中的《乡愁》时,可请来席慕蓉的《乡愁》;学习《爱莲说》,可引进来《诗经》《楚辞》中香草美人喻高洁品质的诗歌,引导学生背诵积累。杨振宁教授曾这样评论中美学生:“中国的留学生,学识成绩都是很好的,但是知识面不够宽;还有就是胆子太小,觉得书上的知识就是天经地义的,不能随便加以怀疑,跟美国的学生有很大的差别。” 他的话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我国教育教学的弊端。同时也从反面提醒我们语文教师,在唱好课堂教学重头戏的基础上,由此及彼,拓展阅读能力,沟通生活,培养语文素养是很重要的。因此,我们在进行“四读自主学习法”的研究中,对待内容浅显的文章,重在思读拓展,从而提高学生的知识面。有位哲人曾经说过,从一滴水中就可以看到整个世界,同样,上述的分析想让更多的人能对初中语文拓展延伸有一个新的认识和理解。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我们也不难发现,这些拓展延伸的教学步骤并不是相互割裂的,而是相互联系、互为一体的。因此,在实践操作的运用过程中,我们绝不能机械地去模仿,而应根据实际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特点灵活地去应用。立足课文,以文为本,又跳出课文。
九、课题研究的成果
一、理论成果:
1、形成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四读六步学习法“的灵活模式。即“情境导入——诵读感知——研读质疑——品读赏析——思读拓展——课堂总结”。
2、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现代文讲读课文运用四读自主学习法教学成效 总结报告。
3、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现代文自读课文运用四读自主学习法教学成效总结报告。
4、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文言文运用四读自主学习法教学成效总结报告
5、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四读自主学习法”的研究结题报告
二、实践成果:
1、《课题实验教学设计汇编》
2、《课题实验论文集》
3、《课题实验公开课课件》
4、《课题实验公开课影像资料》
5、《课题实验学生作品集》
6、2010年12月,孙春兰老师在全国新课程中学课堂教学展示观摩活动中获一等奖。
7、2010年12月,吴永前老师在安庆市优秀课评比中获二等奖
8、2012年2月,高艳阳老师在全省优质课大赛中获二等奖
9、2012年11月,聂运英老师在全市优质课大赛中获三等奖
10、课题组部分教师获奖论文
11、学生的中考成绩和在阅读、作文比赛中获奖材料
十、研究中的反思及今后的设想
在付出努力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在研究中也发现了一些困惑和疑难,值得我们认真反思,以便指导今后的进一步研究
一、教师要准确地解读文本,充分地挖掘文本,把握教材。如果教师对文本的挖掘不够,只是停留在文本的表面,学生学起来更是大雾弥漫。
二、要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质疑探究。教师不要精雕细刻的精讲细说,要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自始至终要让学生唱“主角”,真正突出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来体现“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思想
三、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重导轻教。
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不意味着贬低教师的“主导”作用,要教师退居二线,放任学生。而重导轻教,不是让教师退居幕后,而是要求教师站在前台做导演做指挥家。
四、智育与德育结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初中课文大多是故事性、趣味性比较强,知识面比较广的文章,不做考试要求。因而,在教学安排上可以更加自由,应有更多的时间把美育和德育教育渗透到教学中。
十一、课题人员及分工
徐红佶:课题研究的指导者和实验工作的主持者、组织者, 并协助孙春兰老师一起承担对现代文阅读的自读课文进行阅读教学探究;
龚争取、聂运英:承担现代文阅读中“讲读课文‘四读自主学习法’”子课题的探究,上好实验课,进行教学归纳总结,写出详细教案和心得体会,发布日志,上网传送资料、阅读等;
孙春兰:承担现代文阅读中“自读课文‘四读自主学习法’”子课题的探究,上好实验课,进行教学归纳总结,写出详细教案和心得体会,并负责实施实验班对比实验活动,撰写对比分析报告等;
张礼娟、夏赛军:承担“文言文‘四读自主学习法’”子课题的探究,上好实验课,进行教学归纳总结,写出详细教案和心得体会,发布日志,上网传送资料、阅读,并负责实施教学效果问卷调查等。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版)》人民教育出版社
[2]、刘华锦、姚便芳,《教师如何备好课》天津教育出版社
[3]、[美]Deborah L.Bainer《教学行为指南》
[4]、《中学语文教学研究》
[5]、何克抗,“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建构主义学习环境”,教育传播与技术,1996年第三期(总第12期)。
[6]、高 文,基于建构主义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华东师范大学)
[7]、高文、徐斌艳、吴刚主编的《建构主义教育研究》
[8]、余映潮,论“板块式”阅读教学思路
[9]、,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实施“板块式”教学模式